十年之約(A Plan Scheduled In One Decade Ago)
概要(Abstract)
關於即將開始寫的紀傳體回憶錄《平民記憶》及其子內容《公民的自我修養》。
正文(Body)
“光陰似箭,日月如梭(suō)”。
記得小時候(約小(學)五(年級)小六),同學們總是喜歡用“光陰似箭,日月如梭”來形容快而樂的童年時光。那時的我們,對于“箭”,還是很容易理解的,因為我們有用樹枝做過簡單的弓和箭;而對於“梭”,可能就比較陌生了,那時我們一開始也都沒字典、電腦和手機等可檢索,尤其是查圖片或視頻資料。直到稍微大一點(應該是進入初中時),有小商人來家鄉織布,我們才第一次(也是迄今唯一的一次)親眼看到了織布機,以及往返于經線之間、左右來回牽引緯線的“梭”。當然,那时候我們也一開始并不知道那個小東西叫“梭”。
(此處爲一羅大佑《童年》的歌曲及其鋼琴曲(待添加))
(小時候父親曾將《童年》的歌詞寫在一本子上,平民當時以為是其原創)
姑且讓時光從初一(2000年)跳到約十年後的大四(2010)時的畢業季,即距今十年前的六月份。平民比較幸運(對于出生於山村里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的平民來說,絕對可以用“幸運”來形容,如果考慮最近爆光的有人被冒名頂替上大學,則又隱含了另一種“幸運”),成年後的第一個四年,有幸能在大學裡度過。當然,這也可以說是經過了大學四年的“自我洗禮”。說來慚愧,那時的平民陰差陽錯地沒能參加學校的畢業典禮大會。如果我沒記錯的話,當時學校某天(應該是六月中下旬)上午會在體育館舉行畢業典禮,也許是平民舉行前沒注意看班集 QQ 群裡的通知,或者是沒收到班長的通知,或者是收到通知了但平民當時印象不深、沒怎麼記住,加上那天上午也沒課,以致於平民那天早上(約九到十點)起得晚。快到中午(約十一點半)去吃飯時,看到有很多人從教學樓和體育館(它們都在同一方向)那邊涌過來,雖然平常中午下課也會這樣,但那時因為是臨近畢業,所以平民當時便下意識地問自己:“不會是畢業典禮吧?”總之,平民就這麼錯過了我們的畢業典禮。